由省文明办、省妇联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江西省“十大和谐家庭”评选活动,自去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经过审议,我市铅山县湖坊镇方早德、玉山县冰溪镇横路街社区彭玉敏、余干县玉
红包
◆ [2024-5-19 星期日 3:51] ◆ 您来自:3.147.56.45,欢迎您访问風雲工作室。 收藏本站 ◆ | ◆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腾讯QQ)
5029111 [風雲]
站长当前离线
首  页 论坛交流 游戏频道 无忧脚本 旧版论坛 云服务器 聊 天 室 自助链接 来访记录 访客留言 搜索提供
◆ 大都市 ◆
2010/1/31 第01版

◆ 网站统计 ◆
当前在线:120
最高在线:16826
今日访问:1143
最高访问:133829
总计访问:29943118
- -
下一篇 上一篇

上饶四家庭候选全省首届“十大和谐家庭”









  由省文明办、省妇联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江西省“十大和谐家庭”评选活动,自去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经过审议,我市铅山县湖坊镇方早德、玉山县冰溪镇横路街社区彭玉敏、余干县玉亭镇太阳村刘旺胜、弋阳县葛溪乡骆一萌4个家庭成为30个候选家庭中的一员。

  方早德:打造“最美的村庄”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30年来,铅山县湖坊镇方早德一家始终生活在一起。大儿子经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儿子远赴贵州发展,成了名副其实的“青年企业家”;这也是一个备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尊重的家庭,数十年来,家庭成员们倾心“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弱济困,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这个家的主人叫方早德,他因此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离退休干部等称号。

  2004年方早德退休后,寻思着要将湾里建设成全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流的新农村。随后,他将整体构想告诉了远在贵州创业的小儿子方勇军,并且掏出了心里话:“我从年轻时就立志要让‘第二故乡’的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湾里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咱家的事。”儿子被父亲感动,承诺除上级专项划拨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外,其它所需建设费用均由方家承担。经过几年的建设,2007年,湾里村在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评比中名列榜首,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最美的村庄”之一。而方早德一家为了新农村建设,前后共投入资金83万元。

  不论是在湾里村,还是在目前居住的湖坊镇市场街,在邻居们眼里,方家是一个美满的大家庭:“我们都喜欢到他家里串门,有事也喜欢找他。”去年3月,湖坊镇卫生院院长傅忠旺有些纳闷:这一段时间以来,总在医院碰上方早德老两口。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来探望住院的老邻居刘泉水。刘泉水患脑血栓,孩子们外地打工,方早德就天天给他送吃的喝的。这样的事,湾里村的老乡们都能说出个一两件来。多年来,方早德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了14万元资助22户穷乡亲。方家搬到湖坊镇市场街后,方家就成了乡亲们到镇里办事、歇脚的中转站。

  彭玉敏:真情谱写“夕阳红”

  玉山县冰溪镇横路街社区66岁的老党员彭玉敏和他一家人进取向上、热心公益、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睦相处,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成为邻居们学习的榜样。

  1999年,彭玉敏退休回到玉山县城和儿女们一起住,当组织上找到他并希望他为社区党建做点事时,彭玉敏二话没说就担任了没有任何工资补贴的横路街社区沿河党支部书记。为了让社区支部里的党员都能参加组织生活,能电话联系的就电话联系,没有具体联系方式的,他就在社区里挨家挨户走访,到党员家里去登记,先后走访了3000余户,把社区里的53名党员的基本情况全部弄清楚,帮37名因为原来的企业改制后,多年没过组织生活的党员找到了“娘家”。彭玉敏还自费印制了“名片”和党员通讯录,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活动。2006年以来,彭玉敏连续4年被评为冰溪镇优秀共产党员。

  彭玉敏不仅得到了组织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社区群众一致好评,大伙有事就找他。他也乐在其中,被大伙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2007年,时年9岁、家住沿河A区的戴琪,父亲外出打工,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辅导他的功课,他的成绩一直都不理想。彭玉敏一家得知后,每天下午放学后,主动把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戴琪接到家里,当起了“代理家长”,帮他补习功课。彭玉敏一家不仅在生活上对戴琪关心得无微不至,学习上严格要求,而且把他当作自家人一样。如今戴琪已经在彭玉敏家补习功课3年多时间,彭玉敏没有拿过戴琪父母的一分钱报酬。

  在彭玉敏的影响下,他儿子彭军从2007年开始,也义务帮助邻里的3名小孩免费补习功课。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后,孩子们就在彭玉敏家的客厅里做作业、背英语单词,俨然是一个业余小课堂。

  刘旺胜:别人快乐才幸福

  一提起余干县玉亭镇太阳村的刘旺胜、李翠花夫妇,方圆十里八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旺胜夫妇1978年结婚,当时他有10兄妹,7男3女。刘旺胜是老大,父亲早逝,母亲后来又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改革开放之初,刘旺胜也想过出去打工,但想到要照顾多病的母亲和9个未成年的弟妹,他还是留在了家里。通过刘旺胜夫妇的勤劳,9个弟妹都进了学校,有的读完初中,有的读完高中,也有的读完中专。

  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还处于牛耕农业时代,粮食种植往往赶不上季节,刘旺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夫妇俩四处借贷、筹集资金,率先购进一部半旧手扶耕田拖拉机。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缺牛少人的困难户,先帮他们耕田。每年都是等全村的人都栽齐了秧,他才把机器开到自家田地。但刘旺胜夫妇从来不收取耕地费,都说:“是‘试耕’,不收费。”

  1982年初冬,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刘旺胜在拉煤的路上,发现一男一女两个老人冒雨顶风在路上艰难地走着,他立即停下车,得知两人是外地人,又回不了家。刘旺胜就把两位老人带回家住,这一住就是几个月,直到第二年夏收后才联系到他们的家人,将他俩接回万年老家。老人的家人千恩万谢,要给钱,刘旺胜夫妇就是不要,真诚地告诉他们:“人都有落难时,如果你有意,就多帮助那些遇到的落难人吧。”2008夏天,余干县三塘乡下谭村周家组周丽萍与家人闹矛盾离家出走,生病无处可去,刘旺胜夫妇收留她住在自己家,为其治病,精心护理,并主动她家人联系,再三做思想工作,最终使其一家人团聚。

  骆一萌:一家“调”出百家和

  2004年骆一萌从弋阳县葛溪乡马安村完小退休后,见村里不少中老年妇女整天耗在牌桌上。她就寻思,怎样把大家组织起来,做些有益身心的事呢?这年10月,马安村成立了村落社区,她连忙赶到村委会,毛遂自荐当老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骆一萌先后办起了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组建了村腰鼓队。可没过多久,大家又议论开了,说光看看书、打打腰鼓单调了些,最好能办个农民舞会。2006年8月,骆一萌于是又下载舞蹈视频,一有空便比划动作。几个月时间后,她终于学会了舞蹈,并教会了村里的妇女。如今,村民们因为爱上了文化活动,一改过去打麻将、请菩萨的陋习,而且村民之间一团和气。

  骆一萌当上副会长后,全家人都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色,遇着谁家闹个不愉快,她会根据村民年龄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家人前去调解。2008年大年三十下午,村民胡春德夫妇因为赡养老人的事闹得不可开交。骆一萌知道后,让小儿子去找胡春德谈心,她去劝解胡春德妻子。到了吃年夜饭时间,骆一萌又把胡春德夫妻俩拽来家中一起吃团圆饭。在她全家的努力下,夫妻俩重归于好。

  马安村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胡荣辉生活十分困难,一直靠政府发放的农村低保度日。骆一萌一家过年过节都会给他送钱、送物,或把老人接来家中一起过。去年春节后,乡政府把胡荣辉接进了乡敬老院生活,可骆一萌还是有点不放心,担心院里老人多,管理人员照顾不过来。她和丈夫合计,每个月拿出50元,在敬老院内专门请了一位“保姆”,服侍老人的日常起居和生活琐事。(本报记者 王莉 陈绍鹏)
下一篇 上一篇

© Copyright 2006-2024,風雲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5009306号QQ登录
操作 1 个库,连接 0 次,执行 6 次,耗时 2016 毫秒。